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可能的任务(2/3)

至于在七世纪设立污水处理系统的事情,已经被李泰丢到了不知道哪个角落里了。

李泰只是希望他们来糊弄自己时做得好点,毕竟指望这时代出现污水处理系统那是真的不现实。

李泰舒展了一下懒腰,倒是看了看在一边细心抄录的白鹤,开口说道,“今日还有何事?”

白鹤则拿出李泰事务的记录表,道,“招募亲卫,补充哪些回幽州的亲卫名额!”

“哦!交给任雅相吧,相信他能处理好的!”李泰打了打哈欠,倒是认真说道。、

随着一部份的幽州籍的亲卫回归了幽州不再回来,李泰亲卫的名额却是空出了不少。

对于那些幽州籍亲卫的离开,就算是李泰也没有办法,毕竟在自己的身边干亲卫的工作,要么你是名门出身,比如卢安寿和祖长明,名门的招牌本身就是一种担保,要么那就就只有把你的亲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才能够一定程度的相信你愿意为自己付出性命。

当然,这也不全是威胁,至少做自己的亲卫福利还是很不错的,不仅仅家庭上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甚至如果有弟弟妹妹,也能够送他们进入到农业学府之中读书。

莫要看对农业学府,绝大多数的世家豪门还是不屑一顾或嗤笑不已,毕竟他们出来要么去考进士,要么去考明经,然后奔着执掌天下去的,哪里像是农业学府,瞄准得是技术官僚。

农业学府出来的学生,除非是走了军队路线的,其他人走非军队路线的,到现在为止基本上都是在外流官上晃荡,尤其是外流到内流的九品芝麻官之间的间隔,就仿佛是一道天堑死死卡主了农业学府学子们的发展方向。

不过即使如此,以拥有田地的富农为代表的封建时代中产阶段,他们却也知道自己以正常的方式顶多在衙门中只是做个小吏而已。

但现在走了农业学府出来至少是一个正经的编制,甚至这个编制若是做得好了,升高官不用奢望,但是跨越九品官还是很有可能的。

而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那差不多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编上岸,然后在不懈努力与优越表现下,在四五十岁时成为街道办主任或者街道办书记。

对那些世家来说,九品官员只是他们进入仕途的起点。

比如李淳风的进来就是从九品的将适郎,正常轨迹是向着太史令去的,人生的规划却也是相当的详细,可惜遇到了李泰画风直接就歪掉了。

当然李淳风也算不得什么大家庭,又比如杜楚客,真正的长安杜氏嫡系。

如果不是因为杜如晦有意把杜楚客安排到李泰的身边,杜楚客也有意希望李泰能进行夺嫡,从而让自己获得了类似李世民身边杜如晦的地位,那杜楚客现在去朝廷,基本上从五品的官职能够随便挑。

现在是因为李泰需要,他继续在河湟谷地待着,但想走有杜如晦背书也没谁能限制他!

不过,对世家看不上的职务,对普通的百姓来说,已是足以让他们奋斗一生的目标了。

甚至如果运气好的话,以县令为起始点,成为官宦世家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样的机遇,对于很多有志向的亲卫来说,真的不想要错过,农业学府对这些亲卫们来说,就是给他们的弟弟妹妹或者自己的儿女,所能够争取来的最好的一块敲门砖。

而就在李泰开始把所谓污水处理体系的事情稍稍的放下,开始关注其他方面的事情时。

在这时候的潘师正,回到了洛阳三清观之后,便是马上召集起了自己茅山宗的门徒来。

潘师正在李泰的面前像是和蔼老人,丝毫不见他有半分的威严,但是此刻他在茅山宗门的道士们面前,神色却颇是冷峻,甚至某种程度来说,他是道门最重视法度之人。

终于在三阵钟声响起过后,这大典中所有人经过点卯后确认都到齐了。

潘师正才收敛自己威严的神色,稍稍露出几分满意的从容。

潘师正开口道“承蒙魏王照顾,幸得证道之法,如今魏王下达让我茅山宗学以致用,验证我们所学证道之法,是否为真的实验,诸位可否有信心共同克服此项难关!”

“还请掌门言明何事,我等为证真道,修得逍遥,不惜性命,区区困苦又算得了什么!”

一名看起来有些苍老的道门老者,主动站出来,却是神色很是激动的说道。

“魏王需要我们把炼铁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变成洁净之水,再排入到洛水中,避免废水入河对洛水造成不可避免破坏,如此慈悲之事,我等岂有不相助之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