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解读(2/4)

当然,这段上元节中,李泰的那一首诗词,倒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前面一句算不得什么,但关键是这首诗词有着最后一句压轴,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提升。

尤其在这上元佳节后,便要开始举行科举,听到这首诗词的学子,多少能从这里听到几分虽然独在异乡为客,但却要考到功名的昂扬。

再加上元宵佳节,正好是学员士子们的狂欢,这首诗歌自然而然的传唱了开来。

人们也开始本能的寻找到底是谁做了这诗歌,很快便传出这诗歌是谁做出来的不知道,但那人留下来的唯一一份的墨宝,却在一个姓徐的小女孩的手中。

而随着粉丝八卦能力的深入挖掘,不多时便找到徐惠这个走丢的小女孩身上。

毕竟为了找回徐惠,他们父母上街拉人询问,跟那位公子身边的小女孩一样,最重要得是也姓徐!

徐孝德因为徐小娘子走丢的事,所以在那天晚上带着徐小娘子去转悠以外,便自己陪在女儿身边,教授她读书写字,更没跟同僚相聚,倒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等到上元节的休沐结束,徐孝德因自己的职务回到东宫中继续做太子府右卫长史时,平时那些泛泛之交的同僚倒靠了上来跟自己很是热情的叙话,让徐孝德很是惊喜意外。

其中一人为校书郎岑文昭,看周围人不断打着机锋,一直没入主题,急切难耐道,

“孝德兄,可否让我们去府上见见绝冠上元的名诗真迹。”

“什么名诗真迹?”听到了这话,徐孝德倒是有几分的摸不着头脑。

“孝德兄不知道?”身边又有一人却是敬播,道:“虽然真迹不在那酒楼,但那酒楼掌柜倒是卷抄了一份。

正是‘银花映火树,独行无归处。昂首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诗词名字更被称作,偶遇徐小娘子于上元节。

上两句虽只点缀,但凭借下一句‘昂首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那徐小娘子若真是徐兄的女公子,那你这父亲未必能能名留青史,但你家女公子说不定能把自己芳名流传后世。”

“什么?”徐孝德听到到岑文昭和敬播的话语,神色不由愣了愣。

说实话,他的确是没想到,自家的女儿居然会有这运气,不就是走丢了,然后出去转悠了一圈回来,然后她就能够凭借着一首诗词可以名留青史了。

这这这这……这简直太令自己羡慕了!

“我未知此事,不过那日我家小娘子走丢半个时辰,等找到她时,手中的确是拿着卷轴。

原以为是女儿家事务便没去动,若真是这诗词真迹,能与诸位共同鉴赏,自然没问题!”

徐孝德对着众人正色道。

“择日不如撞日,那便选此时如何?”岑文昭看着徐孝德道。

“此时不好吧,还要在太子宫当职呢,等到休沐之后,再去吧!”徐孝德说道。

“太子正与太子妃做那新婚燕尔,我等守着这太子宫又有什么用处!”

岑文昭挥挥手毫不在意道,“反正都休沐了六天了,再请假一天也就是了!”

周围人听到岑文昭的建议纷纷点点头,毕竟其中一大群人虽然算是太子属官,但更多的,还是挂着校书郎的身份,是来协助太子修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