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真正好处(2/3)

这些都不是具体的钱粮便能形容的。

简单的说,有了这次实验,李泰可以肯定自己的生产体系已经有了小成,至少一般性的封建主义消费,自己都能做出相对应的消费开支。

比如说,如果李世民想要修建宫殿,那自己完全能走自己的生产体系,就算做不到传说中的免费修建,但至少也能把程修建的成本压缩到其他人不敢相信的地步。

但这种事情,自己能跟着在场众人说自己完全可以做到没有问题吗!

那怕不是自己从今天开始,朝廷就会以各种方式找自己要钱了,而且还是只要钱,不还钱的那种,那换了谁都挡不住啊!

“那若想你再写出一张一百万的粮票,你是不是能写?”李世民又是问道。

“能写,但若如此,那青雀的燕王府怕要被人搬空了才能还债!”李泰苦笑道,

“实际那一百万粮票就本质来说并不是我所写的,而是从吐谷浑获得的缴获换到的。

青雀本身只起到中转作用,是青雀的信誉值一百万粮票,而不是青雀真有一百万粮票!

如果青雀不能把这一百万的钱粮给还上,那么青雀失信于人,也就再也没有这能力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大臣们有些理解的点点头,现在他们或多或少却是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虽然还看不懂李泰到底是怎样操作的,但他们清楚李泰并不是所谓的印钞机,随手写一个数字,那就能够变出多少的钱粮来。

但无可否认,李泰从贞观二年,到现在贞观八年不断点石成金,无中生有的发展能力,让世人相信了李泰很有钱。

所以李泰能够写下借据,让百姓们暂时接受,但借据终究只是借据,能解决一时困境,但不可能真的让李泰一辈子印钱下去的。

“若如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是不是只要燕王您的印印上粮票,那百姓就会认,那有时候,是不是能让燕王为国家救急!”房玄龄突然开口道。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目光又不自觉的向着李泰看了过来。

对国家来说,只需要李泰用他的信誉做保,很多钱粮的事就能绕过去,这就太方便了。

“若房相想要,我明日就把我的燕王印信给您,不过只请房相宣布,我从此不碰粮食,或者我随便做其他什么王爷都好。”李泰耸耸肩道,“反正有关燕王粮票的事我都不掺和。”

“这是为国谋事,且有朝廷作为倚靠,燕王您又何必如此!”

房玄龄没想到自己只轻轻开口,李泰便会这般激烈的反应,这倒让房玄龄有几分意外了。

因为在房玄龄的印象中,李泰一直都挺软绵的,或者说,很多在自己看来很重要的事,在李泰看来都有几分风轻云淡.

朝廷让他干什么,那就干什么,甚至把他调度到幽州那些偏远苦寒之地,李泰也从没表现出不悦过。

但这次,自己只是试探一下,没想到李泰的反应居然会这般强烈。

废话,对李泰来说,自己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让自己农业学府出来的良家子继续成长,你怎么招呼自己都没关系,老子表示二十年后,基层都是自己的人,自己担心什么。

当然是,安安稳稳的坐在一边吃着西瓜,等着自己老哥造反啊!

所以,你有什么任务尽管来,就当爷无聊,打发这二十年时光了。

但这权利就不一样了,要是乱玩真的会死人的。

对古代的人来说,这只是外挂工具,但李泰难道还不知道这种东西到了这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家伙手中会怎么样操作。

肯定是有了第一次印钱后,就停不下来了!

毕竟这东西就像是国家花呗,只要用上第一次,后面就会有无数次,至于所谓的节操……

呵呵,居然还有人相信政客的节操!

“看起来,这权利却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加重要啊!”房玄龄看着李泰的反应不由思索。

反正李泰是咬死了自己吃了面子果实,自己的面子就能够值一百万石粮食的贷款,你们爱信不信。

如果你们坚持不相信的话,那就自己去弄出一个价值一百万石的产业,自然也就清楚自己说得到底是不是实话了,反正让自己为你们印钱是不可能的。

而面对着李泰咬死绝不松口的姿态,在场大臣们相互对视一眼,却也知道这东西涉及到李泰底线,若再继续的纠缠下去,不但没有意义,而且难以收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