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军队的默契(2/4)

不过,对这些在战场上的杀胚来说,自然不会看得那般遥远,只觉得燕王此人真真仁善。

就算李靖看着李泰的举动,在李靖的理解中,更多的也只是李泰有着收买人心的意思。

对于这点,让李靖看着李泰有几分头疼,但李靖并没有去阻止李泰,甚至暗中让人把那些愿意去幽州做不良人的士卒给统计起来,准备将来一起交给李泰。

说到底,李靖做事慎独,自己上次不打算参与到玄武门之变,至于现在自己也六十岁了,实在不想要参合到李泰与李承乾的之间的争端中。

虽然两人没有发生什么直接的碰撞,但到现在谁看不出两位圣人的嫡子在相互的别苗头。

那个燕王制作的《草种计划》为什么最后执行人是太子,为什么燕王最后跟自己来讨伐吐谷浑,只要有心朝堂上哪个人精看不出来。

甚至,他们也都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那个做事想来果决的圣人在立储这件事的犹豫!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打压李泰,直接拿了《草种计划》,然后把李泰重新丢到幽州,吃干抹净,让李泰永不回长安,那大家也不会想太多。

但偏偏又让燕王独立领军,继续在不同方面让燕王施展才能,有机会接触军队。

所以,李靖就老老实实的按照规定来操作,表示自己不直接参与到这件事情中。

而现在,李泰准备给与这些受伤残疾的士卒进行一定程度的安顿,说实话,只要是从军的将军,谁看不出来李泰在收买人心,但一个个的也都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哪怕崇尚武德的唐朝,谁又真正为这些老弱病残考虑过。

也就燕王真正在做这件事,并把老兵开始安排起来给他们找出一条后路。

别得人也许不一定,但军队中若有谁想断了老兵的后路,自然会受到整体军士的抵制。

毕竟荣耀属于统帅,伟大属于士卒,就算李靖这种军神做这种屡战屡胜的军神做这种事情,怕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所以不止李靖,一个个将军也默契地把士卒整理出来,然后让他们一起去找李泰统一安排。

毕竟人离乡贱这种事情这些将军又怎么不知道,但让这些士卒一定程度的抱团,总比零散的随意安排要好。

毕竟在这个时代,不论同乡,还是战友,都是在异地生存的重要依仗。

所以,李泰这种愿意给断胳膊少腿的战士某一份职业的事,在上面的将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沉默下,多多少少在军队的底层传递开来,也让李泰无形间增添了几分威望。

这种事情,实际上算得上是邀买人心了,如果不是李泰,而是其他什么人怕是弹劾的单子已经上路了。

但现在,李泰的也没有直接的收买士卒,只是允诺了士卒去进入不良人中帮助边疆地区维护治安,而不良人又是朝廷默许的组织,再加上李泰只是招募伤残士卒,就算是收买,别人也当得上一句仁义。

毕竟这种事情,燕王被弹劾了倒是小事,圣人在,燕王顶多被骂几句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