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2/3)

“计算一下整条运河在幽州段需要建立的营寨,从而能更高效的推进工程,小事而已!”

李淳风摇头道,“与之相比,倒是燕王力排众议,主动供给了足够的煤炭,衣服与粮食让这些徭役们在冬天扫雪修路,才让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模式熟悉起来。

否则纵然春回大地,这整条运河的修缮也不可能会有这般快速。”

马周点点头对李淳风道,

“的确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跟燕王干活,就是会有这种事半功倍之感。

原本还以为幽州这段的清淤工作,应该会拖到六月份。

但就实际来说,怕四月份还没过完了,这段运河就清理出来了。”

“还是早点清理出来的好!”李淳风道,

“朝廷因为江南分校还没有足够的学子出产,所以觉得大运河拖一拖没什么事。

但对燕王来说,他可不会浪费一寸光阴,早点把整条运河完成清淤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嗯!我会注意的。”马周听到李淳风的话语目光眯了眯,思索着问道,

“在完成了幽州清淤工程后,燕王有什么其他的工程没?”

“有,他打算在天津津口,到天津港口之间建立一个驰道。”李淳风神色凝重道。

“驰道?是我理解的那个驰道吗?”马周瞪大眼睛,总感觉不是自己疯了就是李泰疯了!

“就是你理解的那个驰道!”李淳风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说实话,这东西真是劳民伤财。

如果不是李泰硬是拉着自己切切实实的计算了如果在整个天津港口到天津津口间修建了驰道后,能如何激发整个天津城的繁荣。

自己在听到李泰提出这计划时,就想直接一巴掌拍在李泰脸上让李泰清醒清醒。

毕竟驰道这种东西真的太花钱了!

因为秦朝铁器还不合格,所以用木材铺设,这所需要花费的木材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路基也非常重要,因为凡驰道不说可用上千年,但用上百年总归是必须的。

这就对路基夯筑的要求非常高,古代基本上采用得是枕木与三合土的结合。

而这样搭建起来的驰道跟现在的火车轨道其相似,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顶多就是这朝代还是牲畜的力量为主,而不像是现在都已经用上了电磁力了。

也正是以牲畜力量准备的驰道,所以使用时就是以合理运用牲畜力量为主。

基本上驰道每一节的步子节奏与马匹的奔跑时候的节奏相等,让马匹一旦奔跑起来就会“自激振荡”,几乎无法自行停下来。

可以说这条驰道的运转对马匹肯定是最伤的,不说初期投入多少资源,单后期在道路上的维护,对整个国家来说,怕都是一个令人哆嗦的数字。

因为这驰道是把马匹作为燃料,说实话这东西放在大怂,那都奢侈得让他们流口水。

所以,这东西马周稍稍的想了想,就有种李泰疯了的感觉。

此刻马周很是诡异的看着李淳风,道,“你就没劝一劝?!”

“我劝了,但燕王拉着我计算了一下沟通天津津口与港口所的成本,尤其是货物能从天津直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华夏南北所带来的利益,我被燕王说服了!”

李淳风却也流露出无奈的神色,继续道,“更不要说,燕王为了这个计划,更铺垫了草种计划来尽可能减少马匹成本,铺垫捕鱼计划增加天津产品的产量。

等到这一条驰道真修建成功,整个渤海这一圈,如果想要进入大唐内地,必走天津城过!”

李淳风无奈道,“我能说服我自己不这么干,但我说服不了计算了好几次的收益数据。”

“好吧……”马周听到李淳风的话,按了按太阳穴道,“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有赚头?”

“有赚头!”李淳风点点头补充道,“哪怕铁轨用得是钢铁,路基用得是三合土,每年消耗的马匹可能数以千计,只要这轨道修起来了,肯定有赚头!”

“如果大运河没有疏通呢?”马周又对李淳风询问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