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达成一致(2/4)

可以说,    四部有正职的每部能拉个五六个人来,李泰都感觉杜如晦能力非凡了。

大唐朝廷可不是冗官冗费的大怂,那可是李世民执政之初那就量才授职,    作为副手的房玄龄更是配合的精简官吏,    可以说大唐的正职流内官,那都是一个个当超人用。

这样的一个机构,    等它彻底实行渭水缴税制度后,    这机构上层人员怎么样调整谁也不知道,    但基层人员基本上是不会发生调整与变化。

甚至为了让这机构师出有名,    最大可能就是让这些基层人员,从临时工转职成正成流外官,甚至有的会成为流内官,从而拥有正式品级。

尤其杜如晦所执掌的吏部介入,某种程度上反而增加了这一种可能性。

这种事情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可能少见了,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前,这种操作很常见。

很多政府机构一开始都是临时性办公机构,但这办公机构办理着办理着,这机构就成为了常驻机构,同时里面很多临时工,也都全部转职成了合同工,甚至转职成了编制工。

所以,这个专门为渭水漕运建立的机构,有很大的可能也是按照这个程序来。

而对于李泰来说,能够把自己的学员安排进来,给这些学员一个当官的期望,那基本上比什么都来得靠谱,甚至因为职务低微,更不会受到上面这些大臣的关注。

重新回到这件事情,为什么李泰这么有把握自己的学府里面的学子能入职。

非常简单,首先因为他们身家清白。

李泰建立的学府,从里面出来的学生,各个底细清楚,政治立场上就算偏向李泰一点,但能说他们政治立场有问题吗?

至少在李世民眼中他们绝对是忠心大唐的良家子啊!

其次,李泰培养他们最重要的就培养两个素质,一个是实践,一个是数学。

就算这时代儒生不是五谷不分,四肢不勤,但这一个个都是冲着科考去的啊。

对李泰来说,    自己培养得他们就是冲着干活去的。

仓储缴税之类,李泰实在是不相信,    这时代的儒生能在这方面竞争过农业学府的学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件事情自己也是有参与的。

自己不向高层塞人,    只向一些底层基础性质的工作上安排农业学府学子工作,这些工作还都是临时工,这总归不能说自己结党营私吧,顶多只能算任人唯亲而已。

而事实就是,自己就算是任人唯亲,哪怕杜如晦都无话可说。

毕竟自己在高层只是让马周进来干活,有没有再安插什么人。

现在为了工作效率,让自己学府出来的学生过来干活,这不过分吧。

而有马周带领,这些学子在这个项目之中自然也就不是了无根之萍,也许这些学生各有各的心思,但只要是正常人到了陌生环境肯定是会抱团的吧,而马周就是这个抱团的核心!

所以,李泰觉得把农业学府的学子交给马周,肯定不会吃什么亏的!

李泰嘴角微微翘起,心中想道,任你杜如晦被房谋杜断,也不一样吃了老子的暗亏。

一想到这里,杜如晦与李泰两人都露出了和谐的笑容,一时之间真是宾主尽欢。

杜楚客看着这两个家伙露出来的笑容,忍不住的一哆嗦,这两家伙笑得太假了!

继续拿过政务继续批阅起来,与其看着这两个家伙在这里各怀鬼胎,自己还是老老实实批阅政务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