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煤炭与饲料(2/5)

尽人事,听天命,想来也就不过如此。

李泰有李世民的同意后,便回到鸭场找到马周,道:“多谢先生,在蝗虫治理完成前,这鸭场能任由我调度,只要成功治理完鸭场,相信阿耶会顺势把这鸭场交给我。”

马周点头,这谋划虽然简单,但对李泰来说几乎等同于奠定了他的基础。

这谋划目的是为了在李世民面前,展露李泰有经营才能,从而让李世民能进一步放权。

不论是司农寺出来造势,还是自己主动暴露这些小鸭的背后势力,最终目的都是让李世民主动的找李泰,而李泰也借助事实把自己的治蝗策略当面对李世民说出来。

治理蝗虫的方案不重要,重要得是自己的商业手段能够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所有人。

这样才能把李泰的经营才能不经意展露给李世民看,通过事实让李世民相信李泰。

如果李泰成年了,那自然不用这般麻烦,向李世民提要求就可以了。

以李世民对历史太的疼爱,无论如何多少会给一次机会。

但现在的李泰只是八岁,那只能够造成既定事实,然后用事实来说话。

而李泰展露出了自己经营的才能,那接下来一切就都好说了。

毕竟李世民是皇帝,不可能眼红这二十万的鸭子,他眼中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民心。

要李泰能靠鸭子把蝗虫蝗灾给压制住了,那为了以后防治蝗灾,鸭场会成为常备设施。

李泰这个提议建设鸭场的人,同时拥有经营能力的人,就能顺利拿到鸭场的管理权。

另外,在唐代官员私人进行商贸活动自然是不被允许,但以朝廷名义进行贸易却被认可。

实际上唐代官员虽在法律上进行商贸活动是不被允许,但私下都用白手套进行商贸。

只不过李泰不希望自己以后有被李承乾进攻的点,所以不想要采用白手套这种手段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