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大学争鸣(2/4)

至于道家,虽然不是很想要承认,但李适上层几乎大半都偏向道家。

倒不是道家学说有多么深入人心,只因为大秦严苛制度的逼迫下,道家无为而治轻徭薄税,由人民自由去发展的道家学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这点上,就算张九章这个荀子的关门弟子,在思想上也偏向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

但叔孙通可不希望自己的儒家错过这个发展的好机会。

因为这一步慢,想要再让儒家学说追上来那怕就是要难如登天了。

一想到这里,孙叔通便开始写信给一众儒们大家,陈嚣、颜产、孟舒、还有自己的老师孔鲋,都给我过来论道啊,老子干不过其他人啊!

当然,叔孙通也明白,这次李适开启大学,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给诸子百家一个面子,让诸子百家塞点人过来。

当初李适还只是起义军时,基本上层学说就没一个看得上李适的。

陈县发出来的求贤令,最后来得也不过是农家,墨家和法家这些基本被主流抛弃掉的家伙,他们或许实在无路可去,所以才投靠了李适。

但无论怎么说,李适靠着这些学说占据关中,现在更成为天下第一的势力,那李适自然是会投桃报李,给与这三派的学说回报。

但对于其他学说,那就不是这些诸子百家来挑李适了,而是李适挑选诸子百家了。

李适虽然有问鼎天下的姿态,但却也没尊崇一个学说的倾向。

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期望诸子百家能进入大学,同时也是给诸子百家一次上车的机会,要是诸子百家真的给脸不要脸,那他们就真的是死有余辜了。

除了诸子百家,某些隐士见到李适广开言路,传承数字百家的想法,倒也有些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