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内部问题(2/3)

李适道:“这些计划,主要是涉及到农业方面,我们这边也需要进行调整。

你看情况去做,等到这波农业作业规划好,以后就应该不需要这么大范围的去调整了。

粮食产量应该足以在正常情况下支撑起六千万的人口,巅峰说不定能到达八千万。

但之后想进一步升产量,就要看陈禾与墨家能不能研究出什么办法让产量增加了!”

说实话,随着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的演变,尤其随着从乱世的无法生产到和平年代的大力生产逐渐的演变,人口问题,李适感觉应该会成为困扰自己势力的最大问题。

大秦时期的人口在统一之时,应该有两千万到三千万,自己成功保留下秦地的根基,以及没有出现什么水攻之类直接危害百姓生存环境的战争方式,但经过秦末的农民起义,在不计算齐楚地区的情况下,哪怕算上了河北地区,此刻手上也只有1600万左右的人口。

如果能和平解放项策羽的齐楚,那人口说不定能堪堪到达2000万。

不过,这样的人口数量别说想开垦外界,就算发展中原地区,李适都嫌弃人口太少了。

所以接下来,鼓励生育的政策肯定是主流,至于以后人生得多了会怎么办,那自然是丢到封国去,反正只要是封国,那么肯定是缺少人口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外国封地缺少本族人口,那么时间久了真的成了蛮夷,那中原地区有矛盾就可以拿它来转移。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时期的晋楚之争了。

晋国基本上就是要称霸了,打楚国,国内有矛盾了打楚国,今天不舒服,打楚国,而用得理由就是尊王攘夷,维护华夏正统。

整个春秋史实际上基本就是以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不得不说的故事,只不过晋国因为太先进了结果闹到三家分晋,而楚国则是老贵族一直掌权,靠着广阔的土地到底撑到了战国。

所以在分封的时代,不需要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因为只要开放相应户籍,国内混得不好的人跳槽到其他的诸侯国去,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缓解国内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矛盾的。

经历了现代社会的李适,也不会认为以后人口多了的问题是问题,等真到必须要想办法控制人口时,自己大不了把房地产计划给开发起来。

想要让别人生孩子这很困难,但想要让别人不生孩子,自己可是亲身经历怎么操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