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7 求援的新疆(2/3)

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势力也就是北洋的前身,要求放弃新疆集中精力搞海防,造舰队、炮台发展远洋航贸生意。

而左宗棠为代表的另一派实权大员则死活不放弃新疆这片固有领土,当然他们也不是不要海防而是在守住新疆的前提下,再逐步发展海军。

两种思想其实都是清帝国落寞之后的不得已之举,谁让国力没有了呢,没钱就是没钱也变不出来。

本来就是一场国家战略方向的政策辩论,但是被满清官场的不良风气这么一熏染就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党争。

朝中官员们纷纷划分派系,跟李鸿章亲近的不管什么理由就支持海防,他们或许都不知道船是钢铁做的。

而跟左宗棠有利益纠葛的官员,则死活不放弃新疆,虽然他一辈子都没有去过那里。

一旦讨论问题变成了党争,这事情可就麻烦了,这就是逼着朝中官员们站队啊!

双方是相互看不顺眼,只要不是自己一派的那就拼命的弹劾去吧!

小皇帝还没有亲政,国库空虚,洋人四面八方的围上来,国内动乱的局势一时之间还无法平息。

这就造成了新疆防御的极度空虚!

荣全回忆自己整个在新疆的经历,从头至尾就是寒心二字,从阿古柏叛乱开始朝廷就没有一文钱的军饷发过来。

当时没法子所有钱都用去平长毛和捻军了!

没有钱、没有武器弹药,那么新疆的局势就只能靠当地人苦苦支撑,很多时候清军都是用大刀长矛和阿古柏的火枪队作战,这样的仗怎么可能打得赢。

戈登说五千骑兵少,但是就这五千骑兵也是荣全足足用五年的心血训练出来的!

“提督将军啊!朝廷没有钱给我,甚至连权利和政策也不给我……到现在我也是个代理的将军,我就连北方乌里雅苏台的科不多驻军都无权调动啊!”

“我只能利用自己手里的一点点权利,收税、练兵、积攒粮草……能养出这五千骑兵,这已经是极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