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1/1)

十字军自从发现凉州内部出现问题,可以说是一路推进,没有人能阻止他们的脚步,三头恶龙挥动庞大的翅膀,带着黑色面具的龙骑士指挥巨龙摧毁一切阻拦他们的障碍。

凉州城危在旦夕,破烂不堪的凉州城依旧有大秦的将士们守护,凉州的百姓们躲在家里,默默不敢出声。

不过还好,冒险家们在欧阳德的指挥下,不断安抚凉州百姓,这才让凉州内部得以安稳。

可这有什么用?没有援兵,没有物质,只能靠存粮坚守,守城的器械早就挥毫一空,战士们受伤都没有药物治疗,最重要是缺少兵源,长达一周的进攻早就让大秦将士们精疲力尽,孙朗走在城墙上,看到一个个相互靠着就能睡着的士兵,泪从他眼角滑落。

城中突然想起阵阵歌声,老秦腔的声音此刻听上去竟然如此悲哀,孙朗知道这首歌,老父亲坐在家中,时不时抬头望向远方,家里的娇妻独守空房,等待他归来,而他,还在遥远的北方,他想回家……

歌声引起很多人的轰鸣,无数远在天边的游子从梦中醒来,拍打手中盔甲,应和歌声,孙朗擦了擦眼角的泪,他不能倒下,哪怕是所有人都不想继续战斗,他也要站出来,耸立在最前方,因为他的身后是凉州,是大秦!

“敌人又来啦!准备迎战!”战鼓声打断了思乡的旋律,战争再次开始,秦军收起内心的彷徨和软弱,留给敌人的是最可怕的坚定。

战场的烈火从来没有打扰过城中的百姓,哪怕是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让一个敌人冲破城墙,跑到城内。

凉州兵所做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本应该熟睡的人们再次醒来,仿佛是商量好一样,纷纷走出家门,遥望战火纷飞的战场。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一盏灯轻轻放在门口,短短几分钟,满城洁白灯火,引导迷茫的英灵回到故乡。

“妈妈,为什么要点白纸灯呀?”一七八岁左右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指着门口的白色纸灯。

小孩的妈妈搂住小女孩,轻声说道“因为点白纸灯能送前线浴血奋战的大哥哥们回家。”

小女孩天真的大眼睛充满了迷茫“妈妈,大哥哥们找不到家了吗?九九愿意帮大哥哥们送回家。”

妈妈搂住小女孩,鼻子莫名其妙发酸,又不知道怎么给小女孩解释,旁边一直站着的欧阳德一直听着母女俩聊天,低着头,不愿去看城墙。

眼泪一滴一滴从脸颊低落到鞋面上,手掌早就因为握拳握的太紧,指甲扎破了手心,可这种痛跟前面被烈火焚烧,被战争吞噬的勇士们比,算什么?

无力,无能,心衰的情绪让欧阳德不得不离开这里,他头一次感觉自己好无能,头一次知道原来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

“欧阳先生!欧阳先生!”欧阳德抬起头,看到有一前线的秦军急急忙忙跑过来,欧阳德偷偷擦掉眼泪,上前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士兵喘着大气,额头的绷带因为跑的太快,渗透出血迹,欧阳德上前扶起士兵,从怀里掏出一壶水,递给士兵,士兵咕隆隆喝个爽快,可喝到一半,便不再喝了,反而把水壶揣进自己怀里。

欧阳德没有在意,前线有多少人没有时间喝水,甚至没有时间休息呢,这杯水给他又何妨?

“欧阳先生,孙朗将军让我告诉你,尽快组织城中百姓撤离凉州,越快越好!”

欧阳德心里咯噔一下,拉着士兵的手“怎么突然让撤离了?莫非前面挡不住了?”

士兵犹犹豫豫似乎有话说又不忍说出来,欧阳德紧忙逼问,这才说出来“前面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我这样已经算好的,现在缺胳膊断腿都得上了。”

士兵似乎有些急,便对欧阳德说一句拜托了就紧忙跑回去,完全没有注意到欧阳德失魂落魄,欧阳德迷茫了,他怎么想也想不到堂堂大秦也会有失败的一天。

欧阳德跟一行尸走肉,一步一步走出阴暗的小巷,走到众人面前,拉起了召集百姓撤退的钟声。

哀鸣的钟声传遍了凉州城,伴随钟声的是百姓的痛哭和不舍,生活了好几代的土地,就这样抛弃,从钟声响起的那一刻,他们就是一群没有家,四处流浪的游民。

可他们没有抱怨,只有不舍,只是凉州城的老人们怎么撤?他们根本就承受不了长途跋涉,哪怕是军令如山,凉州城的老人也只能留守,全是见证这座城最后死亡的见证人。

哭嚎声一个接一个,离别的不舍让欧阳德于心不忍,可他有什么办法?他又不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天神,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痛苦。

“欧阳先生,您不走吗?马车还有空余,不如和我们一起走吧。”

一跟欧阳德很熟悉的街坊见欧阳德没有收拾行囊,好奇问下,欧阳德摇摇头回答“我不走,凉州就是我的家,我走了去哪?”

欧阳德遥望远方破败的城墙,有些向往,也有些愤怒“我来凉州也有些年头,可我从来没有为凉州做过什么,既然凉州有难,我想出分力,就当帮大家拖延一点时间……”

欧阳德的话触动了街坊“欧阳先生,你这个外来人都敢拼命,我这个凉州本地人还有什么资格坐视不管?算我一个!”

“俺也不懂啥大道理,能让俺媳妇多跑远一点俺就算能多放心一些,欧阳先生,俺也帮你!”

“欧阳先生,我也帮你!”

“算我一个……”

希望之火一传十十传百,短短半个小时,凉州城半数精壮皆聚集在欧阳德的面前。

这帮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从家里拿出砍柴的柴刀,种地的锄头,打猎的长弓……五花八门的兵器聚集在一起,燃起最热烈的火焰……

谁说星星之火不能燎原?谁说米粒之光不能普照大地?这股扞卫家园的力量才是大秦最强大的长枪,才是华夏百年的根基。

百年之后,后人翻来史书,讲述大秦时,有句古话,让后人百般不得其解,书云:古有老秦,蒹葭为歌,盛世为民,乱世皆举杆为兵,外人入侵,老秦人皆言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