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一年又一年(3/4)

外科就是一个骨科和普外,骨科还有点当地名族医学的特长,华医直接就没发挥出来。其他科室也是,打着中医的名字,其实还是主要用的是西医的诊疗方式。

用欧阳的话就是,拿着国家的补助给病人打着头孢!一句话,就是没有自己的特色。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不管是医院也罢,还是其他行业也罢,除非是垄断行业,不然没点自己的东西和特色,真的不容易活下去。

因为欧阳的咄咄逼人,市区范围内,中医院已经没有什么未来可谈了。没病源就没资源,没资源不管医生还是领导都过的不怎么如意,所以经过多方协谈后,中医院准备搬家!整体搬离市区,远走新城区。原来的地方交给预防保健中心。

这就是欧阳的威力,一个老太太借着大势,把当年和老黄竞争而不落下风的中医院打的落荒而逃!一个行业,做到了行业老大,不管是资金的倾斜还是人才的吸引和引进,都有很大的优势。

医院发展形势大好,位于医院旁边的小区也更值钱,老板和有能力的人都想有个生命保障,特别是一些退休的有能量的人,能住在医院附近是最好的。

医院内部的分房也就很严峻了,各个方面都有人打招呼。也不用按照医院的内部价格,就按世面上的价格,欧阳本来余留了十套,这十套本来就是用来打点方方面的,结果打招呼的人太多。

欧阳索性直接全部分了,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时候,一个地区的卫生专家比其他官员说不定知道的东西或者听到的东西要早,因为这些专家,有资历后,也就有了人脉。

基本上通过关系,随便就和各地的专家有了联系,然后这些人的老师、师傅,大牛不少的。知道的事情也相对的多一点,早一点。虽然是小道消息,可有时候小道消息说不定比红头文件保值。

分房,按照工作年限,职称、学历评分。医生比护士多加三十分!老医生分完后,就剩下年轻医生了,这些人的分数都差不多,可房子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