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中心化(2/4)

主要就是云计算上的合作。

没办法,淘宝增长得太快,阿里的技术上要有所突破,首先要过的就是5000台服务器的技术关。

一套系统里,最多只能容纳5000台服务器。

可是淘宝的流量越来越高,尤其开展一些促销活动时,流量会骤然爆发。基础设施的限制已经成了阿里必须要过的一道门槛。

为了应对这一关,阿里也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淘宝商城(未来的天猫)。

把过去的淘宝分成淘宝和淘宝商城两个网站,也就是说淘宝可以有5000台服务器,淘宝商城也可以有5000台服务器。让淘宝商城来分担一部分流量,就可以顶住了。

可是,淘宝商城的效果不好,大家更喜欢去淘宝上购买那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品。

以至于淘宝虽然一分为二了,可流量并没有一分为二,还是都集中在淘宝里。

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无非是把淘宝继续拆分。

比如把淘宝分拆成衣服站、鞋子站、日用品站、电子产品站等等,拆分成多个系统,每个系统最多5000台服务器,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通过化整为零的业务设计,把复杂的技术难题简单化。

阿里过去就是这么干的,老马根据风水知识,又请教了大师指点,把阿里分成了七个子公司b2b、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阿里妈妈、口碑网和阿里软件。

紫微星的模式也一样。

微点、朋友网、校内网、helo、今日头条等流量很高的业务,其实都是“分拆”的结果。

一旦分拆,就要形成许多个不同的服务器体系,每次的网页跳转,都要在不同的服务器体系内完成新的读取……反应速度就慢了。

而且,很麻烦。

还很浪费!

朋友网和校内网的服务器资源,必然都有剩余,这是以防万一的保证。每一家都要留出空白资源来防止流量暴增所导致的服务器崩溃。如果这些业务能整合在一起,只需要留出统一的公用空白资源就行了,就可以减少浪费。

总之,当下世界上最主要的技术潮流,就是“中心化”。

突破技术难关,把许许多多的零散业务都整合起来,既能提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减少浪费、更合理化地安排服务器资源。

云计算平台,就是把所有不同的业务都放在云上,就是中心化的集大成者。

国内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紫微星。

嗯,其实紫微星也还差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