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云计算数据中心(2/5)

前世的王建博士,搞阿里云的时候一上手就选错了方向,跟谷歌学习搞“平台即服务”(PaaS),吃尽了苦头,手下的精兵强将都纷纷出走。一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专家啥啥不懂,是个骗子!

要不是马老板孤注一掷地信任他,阿里云说不定早早就流产了。

可后来阿里云即便做出来了,也有点耽误了。没能第一时间抢占赛道,全世界的云计算业务几乎都被亚马逊云给拿走了。阿里云只抢占了国内的赛道。

周不器对海外业务也有野心。

王建则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把云计算这个概念阐述了一遍。

什么是云计算?

就是当数据量太大的时候,本地的处理器的算力就不够了。处理完一组数据,可能要1个小时,这会太影响效率。

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云服务,把数据跟云端的更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连通,通过云端的强大算力,帮忙处理。

可能1秒钟都不到,一组数据就处理完成了。

亚马逊云的模式其实是云端的虚拟服务器,是云而不是计算,谷歌的方向才是计算。

周不器道:“所以说,云计算其实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云,一部分是计算。首先要有云,然后才能计算。”

王建道:“云的部署不难,难的是计算。重点是计算。花了几十亿把云做起来了,却没有计算服务,不是浪费了一大笔钱?空耗资源。有了计算再做云,可以减少成本。”

周不器摇了摇头,“要想斥资建设起云数据中心,单期工程就得一年时间。一年以后,说不定大数据处理技术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别忘了,百度正在做一个大数据工程。如果他们有了结果,我可以厚着脸皮求上门。”

这话果然让王建有所心动,毕竟百度大数据项目的核心成员,有一部分是他曾经在微软研究院的同事,在大数据研究方面有很深的功力,比他还强。

前世,百度的大数据项目就做成功了,只不过性能不如开源产品Hadoop,再加上内部的权力斗争过于激烈,李彦红只能忍痛废弃了自研产品,选择了Hadoop。

阿里云开始走错路,做的就是大数据的方向。王建带队把Hadoop研究了一遍,半抄半改,搞了一年多都没搞成。后来没办法了,也只能接受Hadoop了。

这可比百度晚了两年。

两年时间,IT技术足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了。两年后的阿里云连百度两年前的技术成果都做不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