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章 个人的外包(2/3)

哈斯廷斯沉声道:“我会立刻展开调查!”

周不器点点头,“我觉得暂时这还不算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在线协同办公的市场才刚刚起步。可是奈飞一定要小心,只要这个漏洞存在,将来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这是墨菲定律。”

这话说得可真是太对了。

随着奈飞越来越成功,奈飞文化也越来越受到推崇,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讲解奈飞文化的专业书籍,供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家们学习。

然后,跟风者就越来越多。

包括微软、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头都在跟进,都在尝试着追随这种充满了尊重的更高级的管理策略。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推特。

埃隆·马斯克收购了推特之后,那真是雷霆大怒,接连出手,狠心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裁员,裁员比例高达75%。

整个推特都搬空了。

之所以裁员这么狠,除了业务改组等战略需求之外,还有就是推特受到了奈飞文化的毒鸡汤太深了。

推特这种产品,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不管是从产品设计还是技术迭代,比国内的微博都差远了。

所以推特就有很多程序员们都玩起了这种外包的勾当,把公司里下达的工作指标外包给中国或者印度的程序员,让他们代替自己工作。

然后,很多不知情的人就惊呆了。

把这些人捧为了技术专家。

他们真是太厉害了!

写出来的代码真漂亮啊,工作效率可真高啊。各种疑难杂症,只要交给这些人,他们总是能够按时按点地完成任务,真是太优秀了!

哪像很多正常的员工那样,磨磨蹭蹭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殊不知,这些人可能连一行代码都没写过,都是外包给了中印的“高人”来远程偷偷地协同办公。

这类的事情,老美那边其实不怎么知情。

国内的行业里早就传开了,都形成了一个基于个人技术外包的产业。

用国内的眼光来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给员工部署的工作量,那真是太低了!

对国内的一些有上进心又努力拼搏的程序员来说,美国那边每天的工作量,他可能只需要2个小时就完成任务了。

给钱也多,随便就能拿到2-3万的外包费。

每天工作2个小时,每个月赚2万块钱,何乐而不为?

所以很多人平时在家里拍拍短视频、写写公众号,或者开个奶茶店又或者找一份稳定的轻松的国企类工作,利用空闲时间去接一份来自美国的外包工作就行。

一举两得。

马斯克是个实用主义者,他的理念是奋斗致富,而不是分配致富。他就很推崇国内的互联网模式,也经常会虚心地向国内这边的互联网公司请教,他对这类的灰色外包行业很了解。

深恶痛绝。

所以收购推特后,第一件事就是大批量地裁员,把那些依附在推特身上的不干活的吸血鬼全部开除。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数字办公的出现,以及协同办公软件的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可以打破空间地理上的限制。

最开始是大公司,后来是小公司,最后已经发展到个体了。

一个在旧金山下发的工作任务,完全可以实时同步给北上广深,然后依靠着在线的协同办公模式,完成跨越万水千山的细节到一个代码符号修改的协同合作。

凡事有利就有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