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王朴也有小心思(3/5)

大同城虽然也是商贾云集,南北杂货汇聚之地,然其商业繁盛程度却又不如宣府、太原甚多,这里就好比是一个大的商品转运集散地一般。

城内最是繁华之地,就属南关与南门内的永泰大街,以及东门内的阳和街上,只不过,南关与永泰街上几乎都是外地商号与塌房所在,而阳和街上则多为本地商贾。

所以,贺宽便在永泰街上的鼓楼里亲自坐镇,专一负责对山右八大家商号、塌房等处的查抄诸事,而城内其他涉及到的商号则是由侯芳轲负责。

由于计划周密,加之标营和游兵营中战士,又多以大同本镇军户为主,他们虽然平素对这些商人并无多大好感,然毕竟是本乡本土,加之军纪严苛,无人敢犯。

因此,在大同城、朔州城的查抄诸事,都十分顺利,也都很平静。

清晨起,大同镇标营、右翼营、游兵营各军尽出,在城内各处街口驻守,禁止一切人等通行。

而查抄之事又只涉及通奴奸商,午时才过,各街口的军士也纷纷撤出,同时解除了禁止通行的禁令,全城的商铺也大多正常开门营业。

就算有些商号,依旧是门板紧闭,店铺前又有数名身着甲衣的军士站岗,却并未在城中引起多大的恐慌。

…………

几乎就在大同城开始行动的同一时间,山西省太原府内,也开始大肆搜捕通奴奸人,查抄山右八大家的商号。

李辅明在山西并无根基,他的根基在宣府,在勇毅军中,在永宁伯手里!

可以说,能够继续坐在山西镇总兵官这个位置上,完全是永宁伯的功劳,也可以说是永宁伯赏他的这口饭吃。

所以,李辅明心中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顾虑,他一心想着如何将永宁伯的军令执行好。

他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为了报答永宁伯的恩情,只是单纯的看不惯那些奸商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吊样,还有就是觊觎永宁伯答应给他的那十万两银子辛苦费。

这天底下就没白使唤的牲口,两世为人的张诚,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想让马儿跑,就得舍得给马儿吃饱!

李辅明与王朴这样的一镇总兵,自是与勇毅军各营军将不能比拟,首先,张诚不能独立决定他们的生死,其次又没有掌控他们的家小。

所以在现阶段,必须以利益为纽带,才能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至于将来如何,那就要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是否能如自己预期那般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