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真的叫他逃了?(2/3)

然而,虽然这一传言在坊间百姓中,颇为盛行,但城中的官绅人等却对此半信半疑,尤其是猛如虎与刘光祚更是不敢相信。

可如今城中军民人等被流贼围困,已经人心惶惶,十分迫切地希望能有一支官军前来援救,所以即使这个消息未必真实,然却可使人们获得意外的欣慰,增加他们固守的信心。

镇守总兵猛如虎不断派出麾下精锐的哨骑出城探查,据回报说从城西南的卧龙岗,一直到离城三十里外的潦河岸上,果然未见流贼的踪影。

虽然当地的百姓都在传说,官军确实已经到了邓州和新野一带,要来救南阳,正是因为官军来得很多,所以李闯王的人马才会全数退往白河东边,连离城十八里的独山一带也都成了空营。

可是,猛如虎与刘光祚却更增心中的疑惧,他们都是与流贼作战经年的老将,自然深知闯逆非一般贼寇可比。

其不惟意志坚定,更是诡计多端,狡诈非常,确为最难对付的一股流贼,尤其是在闯逆袭破洛阳之后,兵精粮足,他连开封都敢于围攻,何况一个南阳府城。

而且,此前的军报显示督师丁启睿与总兵左良玉,一直在光山、霍山一带与献贼作战,怎地忽然就来了邓州、新野?

更何况,如今闯曹二贼合营在一处,兵马十万之众,即使丁启睿与左良玉真的率领几万官军来援,也不见得就能将其吓退。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就是猛如虎对副将刘光祚所说。

而刘光祚也是直接断言:“闯逆此举必有诈!”

可无论猛如虎与刘光祚如何猜测,这南阳城的西南一带确确实实没有贼兵出没,所以才在白天时候,限时打开西门使人能出城打柴,并使城外的蔬菜粮谷也能多运进城里一些。

正是由于南阳西门每日还能限时开放,也使得城中军民的人心士气不再那么低沉,他们几乎都认为丁督师与左镇的大军,确已到达邓州和新野附近。

但城中的驻军却仍然十分警惕,继续逐户清查丁口,大街上也是严密的巡逻不断,继续捉拿流贼细作,并严禁谣言,日夜登城驻守不懈。

在猛如虎与刘光祚二人看来,城西、南两处虽未见有闯曹贼军,但其在白河东岸却是有增无减,围攻南阳城之事注定难以幸免。

更说不定,闯曹二逆贼也正从叶县往这里赶来,说不得贼军就是在等他们前来指挥,才会开始四面猛攻南阳。

…………

叶县向贼军投降的三天后,闯王李自成与罗汝才也来到了南阳城外,他才到军营便即下书给猛如虎,劝他放弃抵抗,献城投降。

可猛如虎这个人,却并非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就连《明史》都评价他“如虎骁勇善战,与虎大威齐名”,又怎会投降流贼?

李自成也是为着南阳城防坚固,不想过多损伤麾下将士,虽明知猛如虎不会投降,但还是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向城中射书劝降。

因此,他指挥贼军将南阳城团团围困,直到三天之后,才开始猛力攻城。

而就在攻城的前一天晚上,负责进入叶县接受投降的刘体纯与军师宋献策也来到南阳城外,李自成闻知后立刻召见他们二人。

“大元帅,叶县城中只拣选了十一家素有恶名的富户,连同知县张我翼一起在县衙前,就地斩首示众,城中百姓皆是大声欢呼,都称闯王大军不愧仁义之师,真正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刘体纯脸上仍难掩兴奋之色,他接着又道:“虽只抄了这十一家富户,可加上知县张我翼的家财,以及县库中的钱粮,却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详细账目军师那里都有记下。”

闯王李自成对于这些似乎兴趣不大,他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刘国能那个大儿子,可曾寻得?”

刘体纯的面色一变,他见闯王语气似有不善,忙跪伏于地,叩首回禀道:“回大元帅,末将办事不力,竟使刘国能家眷趁乱逃出叶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