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傻孩子的妈妈(3/3)

所以,之前养育一个正常孩子,每天都有惊喜,都有发现,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

这些幸福和满足,足够冲淡带孩子的辛苦。

但是现在,她花了整整一个月,才终于看到乐乐的一点希望,不过,陶桃已经很满足了。

这种情况的孩子,有的父母一辈子都看不到一点希望。

当然,也有的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把孩子唤醒的。

陶桃知道自闭症孩子得病的原因,所以就掌握开启自闭症孩子这把锁的钥匙。

所以她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就打开了这把沉寂了三年的锁。

陶桃知道,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她还得不停的跟孩子互动,引导他学会跟别人沟通交流。

欢欢刚刚做手术回来以后那段时间,陶桃也是只要有空,就不停的跟欢欢说话,引导她快速学习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开始的时候,欢欢不太习惯用语言表达,她还是连说带比划,陶桃看见她只比划不说,就露出不悦的神色。

欢欢从小生长在石家那种家庭里面,小小年纪早学会了察言观色,是一种讨好型人格,陶桃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她最信赖的人,陶桃做陶桃喜欢的事,不做陶桃不喜欢的事。

陶桃了解她这个特点,利用她这个心理,让欢欢用语言表达来代替她习惯性的用比划来表达。

整整一个月,欢欢终于习惯了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所以陶桃终于对欢欢放下心来,她也才有时间来关注乐乐。

乐乐经过七天的叫魂,终于知道跟外界的人互动。

这种机会,要趁热打铁,让他频繁的很快的适应跟别人互动,并且不断强化形成习惯。

每个人,在形成一种习惯以后,无论这个习惯是好是坏,他都会就会陷入这个习惯的舒适区里面很难改变过来。

乐乐之前因为魂魄不全,无法跟别人互动,他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沉浸在他的世界里面。

在他醒过来的这段时间,如果不趁热打铁,会很容易陷入之前已经习惯的那种舒适模式里面,以后再想打破,就会更难。

那么,他就是恢复成一个健全的人,他也只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甚至是古怪的人。

陶桃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正常的孩子,能够和大多数普通孩子一样能够正常的和身边的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