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盟主(1/4)

这些都只是漠北诸都督府州,而东部的奚、契、霫、室韦、靺鞨等并不隶属。

东部的奚契诸部,则统属于设在辽东城的镇东大都督府管辖。

镇北大都督府的辖境相当于今内蒙乌加河以北的外蒙全境、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及安加拉河、贝尔加湖周围地区。

二十四都督府,皆羁糜统治,册封其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世袭。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秦琅建议朝廷一定要与他们会盟立誓,划界分疆,盟誓约定各部互守疆界,不得越界,不得互相攻击,否则大唐就要出兵讨伐,各部要响应协从。

对于眼下回纥夺占的薛延陀地盘等,部份划给回纥,其余则大唐与诸部共分。不是大唐拿走,而是与其它诸部共分,也是为了让回纥没法得到其它部族的支持。

薛延陀曾经占据着最好的草场,还有大量的人口、牲畜,大唐肯拿出来各家分,各家岂有不心动的道理。

“二十四都督府设立后,以后每年秋,各部首领到郁都军山的镇北州进行会盟,一起调节各部之间的矛盾等。”

“同时,镇北州做为朝廷在漠北正州,还将成为朝廷在漠北的重要贸易商埠,支持各部前来贸易。”

在秦琅的设计里,其实就借鉴了蒙古人本身的会盟制度,以及满清统治蒙古时的盟旗制度。

先把漠北划成二十四个部落领,盟誓立界,再保留一个朝廷正州。

然后再跟诸部会盟,以皇帝恩封的旨意,在这二十四个部落里,再分设州县,比如给各部首领的兄长子侄等推恩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一个大部落,就会被划分成数个州和许多个县,甚至是更多的乡、村。

然后层层分封下去之后,以盟誓立碑签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所以领地以后就不能再打乱了,领地可世代子孙承袭,但都督府、州、县、乡、村这一级级就固定死了。

而各部承袭都还得要经过朝廷的一道旨意授封,这就加强了中央的权威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