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宁旗(4/4)

对于中原来说,无论如何这都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黑武汗皇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可能都没有过多的精力来针对中原。

所以夏侯琢在信里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年的冬天回冀州来,与他们一起过年。

如今已经是深秋,再过几天就是立冬,距离夏侯琢回来其实没有多远了。

更为重要的消息在两天后传来,罗境回到幽州了。

和李叱预料的没有任何差错,罗境这次远征无功而返。

他没能打下兖州,表面上看起来也没有太大的损失,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也如李叱预料的那样,他根本就没有来冀州的打算,甚至都没有派人告诉李叱一声他回来了。

那是一个多么高傲的人,所以他的面子上很不好看。

他宁愿不来冀州,宁愿真的把冀州交给李叱,也不愿意来见李叱他们。

而对于罗境来说,这次远征,哪有什么不胜不败的局面,不胜就是败了。

因为他消耗了大量的钱粮物资,还有不少士兵死在兖州。

幽州本来就兵力欠缺,这一战之后,幽州的兵力就更加显得捉襟见肘。

而在这个冬天到来之前,李叱的宁军兵力已经达到了三万八千。

而这不包括六千纳兰草原的骑兵,只是宁军的兵力。

当然,包括从燕山营撤回来的人。

燕山营还要保留,山寨是大家的的退路,但如今冀州安稳,大本营可以挪到冀州了。

所以李叱派人到燕山,请庄无敌安排得力人手,留下一千二百人守着大营。

其他的队伍,在冬天到来之前,已经转移到了冀州城内。

三万八千人的队伍,足足三军兵马,这样的规模,如何不让人心潮澎湃?

而实际上,如果不是唐匹敌和李叱对治军要求都极其严格的话,军队的数量怕是要翻两番。

以李叱如今的名气,影响,财富,还有冀州的安定,对士兵质量没有要求的话,别说十万大军,十五万人也能有。

然而那样的十五万人,李叱不要,唐匹敌更不会要。

在冀州的城墙上,飘扬着宁字大旗。

那一年,那个孩子有些不理解的跟着他师父走进冀州这座大城。

师父说,你还小,等到你大了你就明白,师父是在给你改命。

五年后,这座大城是他的了。

他也已经不再是个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