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页(3/3)

冯大人没好气道:“本官不知道怎么扔吗?可你知道今年这种变色蚕有多少吗?足足占了一成!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全扔了是多大一笔损失啊!”

冯大人心疼的直拍胸口,这会儿要是谁能给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怕是恨不得当场就给跪下。

玩儿了一天的锦绣见到冯大人快将自己给薅秃的场景,一问才知道发生了何事,将冯大人眼前的蚕细细观察一番,得出结论:“这事儿好办。”

冯大人惊了,瞬间坐起身,神色郑重道:“大人,您有何妙法?”

锦绣好笑道:“冯大人你这是一叶障目了啊!既然这些彩色蚕吐出来的都是彩色丝,纯天然无雕饰,还不用咱们自己染色,省了一道工序,方便许多,且一听就比人工染色的更加高级,价钱肯定也更贵,岂不是这东西越多越好?

让人将各色蚕收集起来好好养着,按照吐丝的颜色不同分类,说不得将来咱们明安府的天然彩色丝绸,还有名扬天下的一天呢?”

冯大人被锦绣这一点拨,也发现以往他们都走进了一个误区,只想着丝绸要是纯粹无杂质的白色,才好统一染色,却没想到这种本来就是天然色,根本就是自成一个体系。

冯大人苦恼的事情被锦绣轻易解决,高兴之余就想帮上司做点儿什么,一句话没过脑子就脱口而出:“大人,下官这几日有空闲,您手头处理不完的公务,可放着由下官来代劳!”

锦绣双眼一亮:“好啊好啊!如此便多谢了!”

冯大人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子:说什么不好偏要说帮大人处理公务,自己手头的公务每天都要处理到半夜三更,每天被媳妇儿抱怨和公务过日子的自己,有什么资格说帮大人处理公务?

到底还要不要休息了?

冯大人担心日子继续这样过下去,他不是过劳死,就是媳妇儿发火,他后半辈子真的只能跟公务一起过了。

但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上司没给他反悔的机会,口头表示了对他的感谢后,风一般离开了,只留给他一个洒脱的背影。

锦绣可不得抓紧时间离开吗?他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冯大人眼里一闪而逝的后悔,不跑难道等着他后悔?

他就纳了闷儿了,别的衙门为了手中的一点儿权利打的你死我活,狗脑子都出来了,结果到了他们衙门可好,手里的公务都是想方设法的往外推,一个个都忙着外面的事儿不想回来办公。

底线蔗糖耕地

锦绣思来想去,一拍自己脑门儿,懊恼的不行:“怎么将这般重要的事给忘了。”

手里的公文停下来,暂时不处理了,熬夜拟了几个章程,第二天一大早,就将人全部召集起来商议事情。

将昨夜写好的章程拿出来让众人依次看过还需要些时间,锦绣给自己倒了一杯浓茶醒醒神儿,一晚上没睡,就是年轻也熬不住啊。

边喝茶边放空自己,等了大约有小一炷香的时辰,看过章程的下属们已经开始自行商议起来,刚开始还能顾忌着上官疲惫的神色,小声讨论。

没过一刻钟,心下的想法实在太多,一时无法按捺,声音不自觉大了起来,将锦绣从放空状态惊醒。

缓缓睁开眼看下边儿几人凑在一起激烈争论的场景,锦绣心下满意,知道这些人还是识货的。

并不打断,甚至心情很好的回后边儿小小的休憩了半个时辰,等到锦绣再次回来的时候,下属们才尴尬的发现,上官不知何时竟然离开过。

睡了一觉的锦绣神清气爽,笑眯眯问众人:“诸位觉得本官这个想法如何?”

通判冯大人率先开口:“大人,我等经过讨论认为,此举能大大减轻咱们办公过程中的压力,提高效率,且我等认为,不仅可以给公文制定统一的格式,简单易懂,方便查阅,同时还可给上下级之间,各个衙门之间的书信,账本制定统一格式。

既显得严肃,专业,准确,且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寒暄,节约纸张是一方面,一目了然也是一方面。

大人这个想法实在是妙!我等在大人提出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简单的商讨出了几条可增加建议,还请大人过目!”

锦绣摆手:“不急,既然你们都同意本官的意见,这件事就交给冯大人去办,你安排下去,大家各司其职,将自己部门的相关公文格式制定出来。

咱们也可以和百姓学习,互相比拼,看哪个部门的公文格式做的又快又好。

民间农妇养蚕出色者,不仅有银钱可以拿,还能写进地方志中,咱们也不能比他们小气,本官做主,将这件事与之前制定地图比例一起,让人编纂进明安府志,优胜者,也可以想想,你们是想要什么,若真想不出来,本官替你们想也行,保证不让你们吃亏就是了!”

锦绣眼含鼓励的看向众人:“奖励本官已经替你们想好了一个绝妙的奖励,诸君可要多多努力啊!”

众人还想再问问锦绣到底是什么好东西,锦绣不再多言,只道:“好好努力吧,保证不会让你们后悔今日努力。”

卖了个关子,将下属们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锦绣施施然回去处理公务,毕竟统一格式不是一日之功,现在还得就着旧日的格式慢慢儿来,桌上堆积成山的公文,简直能将人淹没。

锦绣有时候都怀疑,整个大景有多数在任上累死的官员,单就他来说,年富力强,记忆力绝佳,处理公文速度一流,管理一个穷的鸟不拉屎的州府,每日上上下下的公文都要加班加点,否则根本处理不完。

更遑论其他。

这时候的锦绣,就十分佩服那些在任上吃拿卡要,将自己养的膘肥体壮,什么都不做,一心睡女人,当贪官的人。

就这,地方上还没乱起来,搞的名不聊生,只能说下属们太给力,完全不用上司管事儿,就能将地方政务基本处理完毕。

锦绣十分想要几个那般能干的下属。

这头距离第一批果酒运出明安府已经一个多月,具体什么情况,还没有个确切消息,倒是商队送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宝儿,回头我将蔗糖厂的管理权和账本都交给衙门,你让人接管一下,这门生意比咱们想的更加赚钱,在你任上,爹就不插手了,横竖咱们家不缺这点儿钱。”元老爷说的财大气粗,十分豪横。

锦绣放下商队管事送来的书信,一脸喜悦:“爹,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咱们一心想着售卖果酒,谁成想,作为酿造果酒的附加产品蔗糖,会最先被外面的人接受,且成为热门产品,受人追捧呢?”

“想来这个消息其他商家也知道了,应该很快就来找你,你想到到时候如何处理就行。”

锦绣摆手:“生意上的事儿我不了解,还是让懂行的去处理吧,咱们还是在他们找上门要求分割利益前,将这糖厂的事儿给交接清楚,事情总得一件一件办,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