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7章回购债券(2/4)

六月底,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一则京都新闻社发布的简讯闪电般传遍大江南北,尤其在资本市场炸响晴天霹雳:

苏特公司因涉嫌严重违规被勒令停业整顿,高管限制出境!

苏特公司旗下海达银行等多家银行由碧海城商行等地方银行接管,接管期两年!

几天前苏特总经理还出席沿海发达省份高层论坛,与一席省部级领导谈笑风生包括银保监会、人总行、多个省市主要领导,侃侃而谈经济与投资的共生关系,指点江山表示要加快对省会城市基础项目建设投资,推进城市智能化、网络化和云管理等尖端技术发展。

会后他代表苏特公司与沿海发达省份主要领导签订了一揽子合作框架协议。

这记耳光打得很多人脸上火辣辣的,至少说明三点:

第一参加高层论坛的从京都到地方十多位正省部级领导都没“风闻”要查苏特公司,足见消息封锁之严密;

第二白钰四月份——其实春节前就预料苏特公司前景不妙,靠的不是打探消息,而是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精准判断;

第三何超一反常态没为难商林,反而暗中授意省金融局把白钰的做法推而广之,也有两把刷子!

盘点海达银行公开发行的金融债券,共六期790亿元,担保方则是同属苏特旗下十多家银行联合担保,也就视同苏特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

不过企业债券在金融市场的信用度不高,价格炒不上去,利率定价高也无人问津,转手走海达银行渠道等于披了身华贵的外套,顿时身价倍增——国人的观念里银行是国家的,无论如何不会破产!

事实上自建国以来国家在银行管控方面的确强化了老百姓这种认知,银行与正府担保紧紧捆绑,银行不能破产,经营状况再差都不能让老百姓存款受到损失。

也正因为此,银行反过来绑架了正府。

一个永远不可能破产的企业,正好为所欲为啊!反正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有财政兜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