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邻里私怨(2/4)

今年以来省委高层已在讨论“詹印到底行不行”的问题,不行就换人!偏偏这节骨眼上曝出朝明市第一小学食堂事件,真是雪上加霜。

爱妮娅说詹印的去留问题取决于此次危机处理能力,顺利把事态压下来算满分,群体事件越闹越闹到不可收拾的程度,需要警方强力介入就是零分,这也是严华杰上任后面对的第一桩麻烦事……不说了,开会去。

放下手机,方晟长长叹了口气。

鱼小婷说混官场真没劲,成天烦恼丛生,还不如做做小生意,成天晃膀子到处闲逛呢。

方晟亲昵地捏了下她俏丽光滑的脸蛋,说舒适安定的社会环境就靠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来营造,我们多烦恼一点,老百姓就少烦恼一点;反之我们也成天晃膀子,那就轮到老百姓遭殃了。

说话间进了城,鱼小婷问直接回市委大院?方晟说把车停商场地下场,到市中心转转。

下车后两人不复亲密无间状态,而是方晟在前,鱼小婷落后半个身位亦步亦趋跟着,目光警觉地扫射四周。

来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珑黄坊,曲曲折折的巷子一眼看不到头,两侧都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屋子背后则是清澈见底的河流,偶尔从上游飘来小划船,悠闲而写意。

“这里可以借助河流隔离一块区域作为旅游景点,能吃能玩能逛。”鱼小婷说。

“我的立足点不仅仅搞观光街……”

方晟刚说了半句,突然听到珑黄坊边上小院子里爆出吵闹撕打声,紧接着四五个人连拉带扯从院里纠缠到街上,顿时秩序大乱。

“去看看。”方晟皱眉道。

两人钻进看热闹的人群里,鱼小婷利用巧劲将方晟推到前面,看着依旧厮打成一团的场面,耳边听着知情人谈论,很快弄清原委:

珑黄坊1号小院是李家祖产,从明朝中期至今几百年了,家谱、族籍等均有据可查,唯一断档是在几十年前的文革。当时区革委会将珑黄坊1号院和2号院中间的围墙拆掉,合起来作为办公地点。1号院李家、2号院夏家都被赶了出去,直到文革结束后隔了四五年,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时才得以搬回原处。

矛盾因此产生。

双方都想按原先分界线重砌围墙,可分界线在哪里,事隔多年谁说得清?

结果围墙是砌了推,推了砌,再推再砌,再砌再推,为一米多的距离双方打了几十年,围墙都没砌成。

转折点在今年。

夏家儿子夏正淳有了大出息,警官院校毕业后在外省闯荡了二十多年终于荣归故里,任市公安局副局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