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节:为月落献上的挽歌(七)(2/4)

皇居以外哀嚎遍野,皇居以内争吵连连。

少数有识之士和有心之人自发地前去组织救援与逃离,但规模如此之大的首都若无最高掌权者下令组织,仅靠部分个人的努力只是杯水车薪。

“皇帝在哪里?”

“大臣呢?”

过去自认高人一等瞧不起任何其它领省人民的新京市民们频繁地如此发问。

这一切本都是不应发生的。

新月洲历来是一片不稳定的大陆,火山与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也正因如此当地的房屋建筑多以轻质的纸木结构而非土石组成,为的便是在震灾中不至于因为房屋过重造成更多人员伤亡,也便于后续搜救时清理废墟。

防火防灾的部门林立,灾害来临时如何运行的经验多到在天阁大书院麾下国土博士部门还有个下属的“防灾局”来专门进行管理。

但不论怎样经过深思熟虑的智慧,不论是否已经有过千百次应对此类状况的成功经验。

皆能毁于短视之人的手中。

新月洲的病根在于文官武官未能分离。

这种对于能者多劳的美好期盼以及避免了文官与武官观念不同导致内乱分裂的设想一度曾给这个国家带来辉煌,但分裂与内斗仍旧以另一种形式呈现了出来。而常年缺乏大规模战役的新月洲内部贵族升迁的手段非常理所当然地演变成了“善于搞政治斗争与拉帮结派者获胜”这种形式——

武人不以武论功,武家的荣誉取不得仕途上的成就换不来荣华富贵,顶破了天他们只能作为“出色的剑士与保镖”闻名。

而上位华族皆是抱团盘根错节势力的内部人员,不善刀剑而善口舌。

尽管名义上所有的华族也皆是武士,可实际上武士却早已经是事实上掌权的文官们的附庸。

他们丧失了武官应有的杀伐果决的行动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对于危机的敏锐性,沉迷于华族集团内部的争奇斗艳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满于此之人归隐山林跑到了边疆小城,试图办实事说实话的人总会被排挤与迫害,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免不了会触碰谁的利益。只有善于勾心斗角和左右逢源的人才可以稳居高位。庞大的国家若是无法做到步调一致,其广袤的土地与众多人口所带来的发展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反而会成为束缚自己的内乱来源。

而如今的大月帝国,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实际上早已分崩离析——这一系列的危机只不过是加速了过程罢了。

这种事情那些虎视眈眈的藩王、大洋彼岸的拉曼人可以注意得到,新月洲本地自然也有许多有识之士是明白的。

可——

学者们被层层枷锁束缚,不得将学识为自己所用,他们触碰不到权力的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