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集市之行(3/4)

“爹,娘,其实我觉得没必要浪费,让哥去念就行了,回来再教我。”路上听说二人可能会被送到书院上学,作为次子的唐子建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儿子,别担心,爹娘既然起了主意肯定是已经找好门路的,要是因为你们念书让你娘和你妹妹吃不上饭,爹也不能干不是?”唐老三听了次子的话不禁有些心疼,单手抱着女儿,另一只鹰爪似得把二儿子提溜起来夹在腋下转了两圈才放下,既欣慰又自豪的捏了捏他的小鼻子。

唐子建赧然的低下头,他其实也很想读书,但又知道家里的状况要供应两个学生可能会很难,哥哥是兄长,在读书方面又比他好一点,所以才生出这种想法。

唐子安好笑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其实这话早上他也跟爹娘说过。

当时爹也是这么告诉他的,并且还给他看了家里压箱底的东西,因为这样他才没拒绝书院一行。

唐南珠又想起被扔在养殖场里的两颗金色珍珠,苦恼的皱起了八字眉。

书院的束脩每人一年二十两。

按照今天唐老三的收入,两个儿子一年四十两其实还算可以负担,可这并不是所有。

书纸笔墨,住宿伙食都要额外支出,就只前者的费用就足以抵上一年的束脩。

一家五口在书院耽搁了一个时辰左右,出来的时候,两兄弟已经板上钉钉的会成为来年春天入学的新学生了。

唐南珠为哥哥高兴,也为现在上学的费用感到惊心,想想后世赶上九年义务教育的自己,恨不能立刻穿回去写一篇万字论文来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意。

“爹,要是明年春天不分家怎么办?”唐子安显然没想到爹娘能这么利落,一趟就事情给定下来了,想想家里现在的状况不免有些担忧。

“放心,肯定能分。”唐老三乐呵呵的摆手,一脸笃定。

“行了,别想了,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再晚点咱们南丫的小肚皮要打鼓了。”顾氏一脸温柔的看着丈夫和儿子,忽地看到女儿满面苦相的捂着瘪瘪的小肚皮,忍不住失笑,催促着丈夫儿子赶紧找地方吃饭。

集市上小吃众多,唐南珠早就垂涎三尺了。

铜钱大的小螃蟹,去了背脐和腮胃,往面粉里一滚,撒到烧开的油锅里。

“刺啦”一声,黄澄澄喷喷香的软炸小螃蟹就出锅了,几文钱一份,用油纸包着,洒点香粉(做菜那种香料磨碎),简直不要太吸引人!

同款的还有炸鱼炸虾之流,每一样都能让人恨不能把舌头咽下去。

山兰米糯米和猪肉糜混合,加菌菇碎青黄豆和香葱末做成的五彩竹筒饭热气腾腾,几乎把人蒸化在那有人的香气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