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假名席斐(3/4)

旁边的小兵们吓了一大跳,他们也发现那两个少年所谈及的话题,有小兵想要上前呵斥制止,却被吕布冷声拦下。

“谁也不许多事,就让他们说。”

亲兵们神色忐忑地重新退到后头,提着耳朵聆听那边的争吵,不敢去看吕布的脸色。

只听那提着扁担的少年道:“听闻太师(董卓)再过几日便要再离长安,亲自征讨关东联军。实则无需太师出马,有徐将军与胡将军足矣。徐、胡二位将军骁勇善战,举世无双,区区关东乱军,何足挂齿?”

那揪着柳条的少年问道:“为何不提吕将军与张将军?”

扁担少年撇了撇嘴:“张将军战绩不显,至于吕将军……”

虽未明说,但扁担少年脸上的表情足以说明他对吕布的轻视与不看好。

柳条少年道:“若非吕将军受太师之命,就近守护太师的安全,那东边战事亦难不倒吕将军。在我看来,吕将军的本事更在另外二位将军之上。”

扁担少年发出几声笑,似在笑柳条少年的异想天开:

“若吕将军真的如此厉害,为何太师不让吕将军迎击东部敌军,而派另外两位将军前去?还不是因为并州军月前与那孙破虏会军,大败而退,这才让吕将军退回西侧。太师英勇威武,何须旁人护卫?不过是太师爱重义子,为吕将军扯一个美名罢了。”

吕布脸色阴沉得可怕。

此人提到的那场战役……全因胡轸贪功冒进,不顾他的部署穷追猛打,又因为与他不和,在他所领的军队被急袭时冷眼旁观,结果令他们两支军队先后被孙坚大败,损失惨重。

他向董卓罗列胡轸的罪行,却被董卓轻飘飘地放下,反而一道急命传唤,命令他从前线回返,以护卫董卓之名留在长安。

在犯了过错的西凉军将领与受之连累的外来将领之间,董卓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而这一道虚虚实实的处置,彻底将兵败的责任推到了他的头上,这让吕布怎能不气。

本就是不能外道的憋屈,结果竟还被个黄毛小儿挂嘴边非议,竟还以为董卓的命令是爱惜他之举,何其可笑!

而在不知情的人眼中,又有多少人认同这个观点,将战败之责归罪于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