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掉线多日的两人重新登场(1/5)

段誉毕竟不是汉人,很难感受到国将破家将亡的燃眉之急,他接下武林盟主之位的理由十分单纯,只为了借用群雄的力量,阻止六大派和明教爆发无意义的流血冲突——这已经是他行走江湖有所长进的结果,如果是那位仍未在无量剑派挨过揍的大理世子,可能会更加‘天真无邪’。

遗憾的是,江湖人普遍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声嚷嚷、混迹赌场、夜宿青楼的草莽,大部分人都跟不上段誉纯善的思想境界,只认为书生盟主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纷纷选择在郭靖夫妇手下守襄阳。

但还是有将近三百人选择跟随段誉前往光明顶,有人是因为思想境界跟上了,有人是因为佩服段誉的大局观和安排,有人是因为往日与大理段家有交情,有人是因为仰慕林平之傲视群雄的风姿……规模是小了点,跟小学生秋游差不多,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支有一定战斗力的武装队伍了。

段誉倒是想兵贵神速,然而义军成员武学水平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从未修炼过内功,就算他这个最拖后腿的盟主厚着脸皮让林平之扛着走,实际行军速度还是不怎么样,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足够林平之一个人在陆家庄和光明顶折返跑若干次了。

在赶路途中的某一天,义军在大道旁休息之时,偶遇一名路过的消息灵通的江湖人士,得知一件刚发生的江湖大事——

“唉,你杀我我杀你的,何苦来由?”聚贤庄事件原本死的人大概几十个,但在以讹传讹之下,传到这支义军之时都变成‘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死伤过百’了,引起段誉潜藏在血脉中的向佛之心。

一灯大师皈依佛门,不代表他的弟子朱子柳也信佛,闻言当即发话扼杀这苗头:“世子爷这一支义军,不就是为此而动吗?”

段誉缓过神来,双眼多了几分灵动的神采,“可惜,也只能阻止六大派和明教的纷争,其他地方又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